對於真理、理性、道德、基督教等一般人習以為常的價值或信念,尼采都一一加以批判。他認為因為「世界本質中隱含禍患和過錯」,因此「世界不可能是真實的」。例:看客的「真實」世界和銀幕的「虛假」世界是相對的,藝術讓人們在真假世界中穿梭遊移,最後真假難辨。
傳統道德反對創新,扼殺有創造精神的人,阻礙了人類的進步。尼采認為歷史上的一切創造者都是堅強而不仁的;最大的惡就是最大的善,即創造的善;正是勇於破壞和創新的杰出個人,才能帶領人類前進。尼采認為,亞歷山大大帝是創造者的典型,他帶領他的軍隊開始了長達32000分里的征服世界的行程。
尼采基於對強力意志生命的信仰而重構的道德,它以肯定生命為基本內容,從而衍生出對生命感性肉體和本能的肯定。例:那咯索斯迷戀於自己的容貌,憔悴而死。而上帝的道德如同水中虛幻的美麗,只有拋棄對這一不實際的向往,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自然道德。
尼采徹底顛覆了傳統的道德體系,善良和邪惡已失去明顯的分界線,甚至開始互換。他認為「愈求高處和光明,他的根便在掙扎下伸向罪惡」,他把善良和美德看做上層統治使下層階級守秩序的手段,而宗教道德更是一種披著神聖外衣的奴隸道德。例:基督被釘上十字架,侮辱他的人簇擁著前往他的終結之地,標榜自我犧牲的偽道德由此開始。
尼采認為上帝的觀念不過是不安的良心所形成的自我折磨的要求,宗教和道德賦予人的束縛往往會發展到一種非人格的理想化狀態。這時,人們所有的生活目的就只有「為道德而道德」,痛苦地活下去,以洗去自身莫須有的罪孽。例:尼采認為,自私和自愛都是人的本性,自私然後才有自樂、自愛然後才能愛人。基督教的道德鼓吹博愛,提倡捨己為人的利他主義美德,在尼采看來,這是輕視和否定個人獨立的偽道德,而這樣的宗教虔誠在本質上也是機械的。因此,尼采通過宣布上帝之死對西方基督教道德價值進行了徹底的重估,由其揭露了存在基督教道德觀中的「非道德」和虛無主義。尼采強調,批判道德的目的是為了讓人能真正道德地生活。
尼采否定受理性主義、基督教以及人道主義的影響而日趨沒落的西方文明,提倡主觀戰斗精神和對生活的肯定態度,他認為人生的目的就在於發揮權力,擴張自我。例:僅僅12歲的愛德華五世被叔叔篡奪了王位,並囚禁於倫敦塔斯社秘密處死。殘酷的政治斗爭,卻是尼采戰斗精神最基本的優勝劣汰。
他提倡強者對弱者的駕馭,因為生物天生就有著優劣之分。若因為所謂的美德而讓兩者混淆,甚至讓強者遷就弱者,那麼社會將發展成為庸俗者的樂園。在尼采看來,這就好比人對動物的駕馭一樣,有誰會用世俗的道德來指責馬夫?
總括而言,尼采的道德哲學實現了三個根本轉變:從宗教道德到市俗道德;從奴隸道德到自主道德;從消極軟弱的道德到積極向上的強力道德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