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上帝已死」是德國哲學家尼采的一句名言,此句在尼采《快樂的科學》一書中出現了三次,後來又在其名作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》中出現。
解釋「上帝之死」並不能照字面所述而解釋。尼采並不是說上帝在形而下的層面已死;相反地,尼采希望表達的是,上帝已經無法成為人類社會道德標準與終極目的。尼采明白到上帝已死代表現存道德標準的危機,當對上帝的信心(這種基督教的主要信念)被打破時,整個信仰就崩潰了:人的手中可以甚麼都沒有。
上帝之死是說明人類再不能相信這種宇宙秩序的方法,因為他們無法識別這種秩序是否真正存在。尼采認為,上帝之死不單對人對宇宙或物質秩序失去信心,更令人否定絕對價值—不再相信一種客觀而且普世地存在的道德法律,把每個個體都包括在內。這種絕對道德觀的失去,就是虛無主義的開端。這種虛無主義令尼采盡其努力去找出重估人類基本價值的方法。意思是,尼采找尋的是比基督教價值更深入的宇宙觀。
尼采相信,人類沒有了上帝,依然可以找到正面的可能性。放棄了對上帝的信仰為人類發展自己的創作能力開了第一道門戶。基督教的神常有隨意的命令和禁令,但衪已經無法左右人類,所以人可以放棄向超自然的力量尋求協助,而去認識這個世界的新一套價值。
承認「上帝已死」就像一塊空的大帆布那樣。這是成為新的,不一樣的,更創新的東西的自由——這種自由並不包括接受過去的包袱。
尼採用了茫茫大海作比喻。那些學會為自己創造新生的人代表了人類的新階段,就是超人——它指某些通過駕馭自己的虛無主義而成為傳奇英雄的人。
早在尼采之前,黑格爾已有這方面的思想。在寫於1802年的《信仰和知識》的結尾處,青年黑格爾斷言:“新時代的宗教賴以為基礎的情感是:上帝本身死了(Gott selbst ist tot)……”(轉引自Heidegger, 1980, S. 210)在《精神現象學》(1807)中,他進一步論述了自己的觀點。在談到苦惱意識時,他寫道:“它痛苦,而這種痛苦能夠用下面這句冷酷的話來表示:上帝已經死了(Gottgestorben ist)。”(Hege,l S. 547)當談到神聖本質的外在化即它轉變為肉身和死亡時,黑格爾又指出:“這樣的死正是感受到上帝本身已經死了(Gott selbst gestorben
ist)的苦惱意識的痛苦情感。”(同上, S. 572)
海德格爾認為,尼采文本中的“上帝”概念,表示的是理念和理想的領域。
尼采認為人類即使沒有上帝,也可以找尋正確的價值觀。宗教對人類反而是一種局限和枷鎖,導致人類失去創造力。每當人類面對困難時,總想起上帝,希望借助上帝的力量去幫助自己,尼采認為這是一種逃避的心態。尼采認為人類應該要自我創立一套新的價值觀,不應被宗教所約束。
而世界上的宗教現在都在世俗化,人們在信教的時候,所關注的不是深入了解及反思教義,身體力行,而是利用宗教來獲得某種世俗的利益。
然而當打破人類對上帝的觀念時,即打破了舊有的觀念,導致虛無主義的出現。
尼采認為上帝死亡是當時(十九世紀末)歐洲最重要的事件或文化現象,但絕大多數人仍然茫然不知,所以尼采故意用一個瘋子的口中說出此消息,並且強調「我們都是謀殺者。」他所以用到瘋子是因為這個消息在當時仍不能被一般人了解,故對他們而言,宣佈此消息的人自然是瘋子。值得注意的是「死」字在此只是一個隱喻,其含義並不是說上帝曾經存在,而現在已死去,而是說上帝曾是西方文化(包括知識,道德,藝術,甚至整個世界觀)的基礎,但現在己不是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